和声、和弦和旋律 I. 和声 (Harmony)与旋律(Melody) 1. 和声 严格地说,只要同时发出超过一个声音频率的情况,就是和声。 在音乐中,和声被认为由个别声音或者多种声音的叠加时对听觉所产生的效果。通常,这意味着同时发生的一些声音。 和声由《和声学》来研究。我们在这里只是粗略地介绍一点。 在西方音乐里面,和声也常常用来描述不同和弦(chord)的配搭手法,而和弦则通常较为狭义地描述同一时间演奏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音高。“和声”和“和弦”这两个词语在许多时候可以通用。 2. 旋律 旋律是由一系列声音以特定的音高关系和节奏关系链接起来所表达的声音。旋律没有时间长短的限制。 旋律相当于美术中的线条。在五线谱中把表示某一个旋律的音符用线条连接起来,就是一条非常形象的旋律线。在我们的合唱中,各个声部有自己的旋律线。 在一首乐曲中可拥有多条的旋律线。 3. 旋律与和声的区分 在五线谱里我们很容易区分旋律与和声,横向的是旋律,纵向的是和声。因为和声是要去同时发出的声音,所以在五线谱里与这五条线垂直的任何一条线条上的音都是和声。至于这个和声是不是你所喜欢的,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4. 和声里的协和与不协和 协和和声和不协和和声是由人的耳朵来决定的,一般把自己喜欢的称为协和的和声,不喜欢的称为不协和的和声。所以协和与不协和是主观的。因此随着时代的不同,随着各人爱好的不同,对于协和和不协和的定义也随之改变。 II. 和弦 (Chord) 一般来说,和弦是大部分人喜欢的和声,也是很多作曲家常用的和声。于是人们就开始记录这些和声,并称之为和弦。 1. 常见的和弦基本类别 (1) 三和弦 三和弦是由一个音(这个音通常称为“根音”)和比它高三度,和比它高五度的三个音组成。
大三度:两个音之间相隔三个半音。(第一和第四个半音) 小三度:两个音之间相隔两个半音。(第一和第三个半音) 纯五度:两个音之间相隔六个半音。(第一和第七个半音) 增五度:两个音之间相隔七个半音。(第一和第八个半音) 减五度:两个音之间香港五个半音。(第一和第六个半音) 这里所显示的常见符号是对C调而言的。C调的主音就是C(无论是大调还是小调,只要是“这个音”的调,“这个音”就是主音,也是这个调的根音。)对于不同调的和弦调表示方式只要更换符号的第一个字母就可以了。 (2) 七和弦 七和弦是由四个音组成,也可以说在三和弦调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音,所组成调和弦。 按理来说,七和弦一共有八个,我们在这里只讲其中最常见的两个。
小七度:两个音之间相隔九个半音。(第一和第十个半音) 大七度:两个音之间相隔十个半音。(第一和第十一个半音) 减七度:两个音之间相隔八个半音。(第一和第九个半音) 表格中显示了C调的常见和弦。 (3) 其他和弦 除了常见的三和弦和七和弦,还有六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和十三和弦,等等。我们这里就不叙述了。 2. 和弦的基本使用 在我们的合唱谱里,各声部组成不同的和弦。如果我们对各种和弦的效果有比较好的记忆,这对我们在唱合唱的时候有帮助。当然,我们要学会在唱的时候听其他的声部。 如果想要学吉他,吉他的谱常常就是使用我们刚才所说的和弦符号。另外手风琴左手的黑键,都会发出不同的和弦。 |